為了讓學生們認識傳媒經濟、傳媒經營的發展現狀,了解傳媒市場、傳媒產業運作的基本特點與發展規律,我院有幸邀請到王援教授為新聞學專業學生舉辦兩場有關傳媒經濟學發展的講座。兩場講座均以線上騰訊會議形式呈現,新聞學專業百餘名同學參加。
01
10月16日晚,題為《傳媒產業本質的經濟學解讀》的講座開始。講座聚焦于經濟學對傳媒產業的影響,共分為七個專題進行講解。
首先,王援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如何看待西方經濟學分析框架在傳媒經濟研究中的作用。
他提到現代西方經濟學為我們提供了相對規範的審視問題的視角、參照系和分析工具。
正如經濟學家錢穎一所指出的,現代西方經濟學作為倫理分析框架,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視角、參照系或基准點、分析工具。接受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是從這三個方面入手的。理解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也需要懂得這三個部分。
其次,在對傳媒產業進行經濟學視角分析時,不能忽略傳媒行業的特殊性。
從個體層面講,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軸線上,消費者消費某類媒介產品越多,對它的偏好和依賴就越強。因此,單位產品為消費者帶來的效用可能就越大。
從社會層面上講,一個媒介產品的價值並非內在于自身,其在空間維度上傳播。傳播範圍越廣,引發的社會共鳴越強,其價值就越大。
同時,在時間維度上新的形式元素融入並循環出現。由于個體偏好的不同,最終的價值確定可能有一定的滯後性。
在媒介的注意力資源的配置方面,王教授主要講述媒介消費者個體的注意力資源配置問題。
從注意力到影響力的轉化機制中引入了傳媒經濟分析中的一個基本通貨——受眾有效可支配注意力,以其在兩種媒介產品之間的分配和關聯作為分析的基礎。
最後,王援教授從“連接”到“場景”,闡述了互聯網時代影響力經濟發展的價值邏輯與市場版圖。他提出,互聯網用“連接一切”的方式重構了社會,重構了市場,重構了傳播形態。
互聯網應用模式的演進路徑方面,互聯網原住民有自己的文化、語言和價值體系。在互聯網全程參與的價值體系中,人與人、人與物、和環境乃至世間萬物相互連接漸,已成為理所當然的現實存在和未來趨勢。
02
10月23日晚,題為《互聯網時代影響力經濟發展的價值邏輯》正式開始。講座伊始,王教授以“互聯網時代”為背景,以“實踐”為主題,加之多種生活案例,生動形象地為同學們歸納和演繹了提升注意力資源價值的兩種途徑。
第一種途徑為“利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媒體進行信息傳輸,使大眾更容易接受所要表達的內容”;另一種則為“將所需宣傳的事物,融入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多的出現在大眾眼前,提高大眾對此的注意力”。
談及“提升注意力”,那麼就要提到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廣告傳播,而其是否成功的重點往往就在“交流”二字上。王教授說道:“現在影視節目發展迅速,廣告插入也隨之頻繁。但是報紙上卻很少出現,這便是因為報紙無法交流。有了交流,說服力就會大大提升。”
此外,王教授還表示,“當今是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各大網絡平臺相繼崛起,無論是社交還是短視頻,購物還是綜合視頻內容,廣告的身影總是出現”。就如他說的那樣,“電影火了,便有了廣告。電影有了廣告,便火了。”
其它事物亦是如此,這就是注意力資源問題。作為一種有限的資源,這將使得更多的品牌企業等想盡辦法盡可能多地占有該資源。
“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廣告給小孩看的和給大人看的肯定是不一樣,不同時期也有不同時期的需求,雙十一與日常宣傳也是要區分開來的。”
講座最後,不少同學積極地向王援教授詢問有關傳媒經濟學的問題,王教授對此進行了一一解答。他指出如今科技發展在變化,技術的升級永遠不會停歇,發展的腳步將不止的向前。
作為傳媒學子,應當掌握一定的傳媒經濟學理論,這才能更好的洞悉傳媒市場。
經過兩場精彩講座,王教授利用生活趣例,結合專業語匯與金句名句,將晦澀的專業語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出來,激發了同學們對網絡營銷手段的好奇,堅定了同學們探索產業的決心。更為重要的是,講座幫助同學們深刻理解傳媒產業的本質,有助于增長同學們經濟學解讀的能力,促進同學們將相關知識合理運用于今後的專業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