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媒介間性、現實越界與時空層疊:後媒介時代元電影的影像敘事》節選
發布時間:2024年11月14日作者:科研與國際交流處點擊: 次
摘要:本文收錄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電影文學》2024年第13期。
【摘要】元電影以電影自身作為媒介和表現對象,常常通過轉喻的越界敘事手法,突破敘事層次來進行獨特的自我思考與自我言說。當代元電影出現了新的“現實越界”現象,電影世界與非影片的現實世界之間的界限徹底被打破。本文以電影的媒介屬性為基點,將元電影的本質特征與影像本體相聯系,並在“後理論”、“後媒介”的觀照下,來認識當下元電影凸顯的敘事美學新趨勢。以元電影的自反性敘事話語為核心,從敘事機制、空間化敘事、敘事的新時間性三個方面,分析探討後媒介時代元電影的影像建構特征,以及在媒介化的世界中敘事與現實的相互交融,由此帶來元電影關于影像與現實、電影文化與觀眾的新時代追問。
一、媒介間性:後媒介時代元電影的影像本體性
“數字環境”改變了人們的生存狀貌,媒介構成人日常生活中的元程序(Meta-process),多種媒體協同生產、融合傳播實現“跨媒介敘事”的現象也日益尋常。後媒介時代電影在數字重構的作用下失去了膠片的實體,也即失去了依靠物質材料來辨認本體(技術)、信息類型和美學認同的認知方式。在不斷膨脹的跨媒介互動中,電影本體的內部機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持續更新指向電影自身的“元語言”,從而不斷引發元電影對“影像與現實”這一電影本體性的新時代討論與反身性敘事實踐。
二、現實越界:後媒介時代元電影的敘事特征
當代元電影的這種“現實越界”不僅關涉敘事表層結構所顯露的“虛實”邊界溢出的問題,而且也在故事世界與文本外現實世界的深層互動中,超越“虛實”邊界,導向縱深視野裡對電影與世界關系的哲學性思索。如德勒茲(Gilles Deleuze)所言,“大腦即屏幕”,宇宙自身就像一種元電影。
三、時空層疊:後媒介時代元電影的影像表達
後媒介美學消弭了媒介內容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區隔,以跨媒介敘事策略建構元電影的鏡像結構。而觀照電影與現實的關系,探討“非現實的世界中潛隱的現實意義”,正是以影片的語言表述形式為基礎的。後媒介時代的影像語言提供了更混雜、多維的“元據點”,電影就像那個薛定諤的盒子,裡面的時間和空間都呈疊加態,是非連續、不確定的。
借助媒介間性的視角,反思影像敘事的內在屬性,成為今天理解“關于現實的元電影”的重要途徑。雖然在後媒介時代,電影曾經的一些規定特征現在只是默認選項,並且同時有許多其他的備選,盡管如今電影影像某種程度上喪失了還原物質現實的特權,但仍保留對這個世界的文化認知優勢。
作者簡介:
羅華,意昂2-【意昂2娱乐新纪元】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影視意昂2副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訪問學者。前央視紀錄片編導、欄目策劃,擁有多年影視傳媒工作經驗,現致力于影視教育與影視文化研究。在《電視研究》《當代電視》《電影文學》等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曾榮獲國家廣電總局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指導學生創作短片也多次斬獲國內外各類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