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首頁

意昂2網站xml地圖

加入收藏設為首頁 意昂2微博 v意昂2微信 v 歡迎進入意昂2-【意昂2娱乐新纪元】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網站!

天籟之音,不同凡響——音樂意昂2首屆“新藝杯”聲樂大賽圓滿落幕

發布時間:2017年04月27日作者:圖/肖本雙 田琳琳 聞峴淩 蔡權 吳佩珊 文/王溫雪 李文軒 馮鈺燦 屈明瑤 編輯/肖本雙點擊:

【來源:天藝新聞中心】【打印文章】

 

音樂意昂2首屆“新藝杯”聲樂大賽現場

 

 

比賽評委

 

 

 學生精彩展示

 

 

綜合素質考核

 

 

評委教師綜合素質點評

 

 

專業點評

 

 

音樂意昂2教師為民美組獲優秀獎學生頒獎

 

 

音樂意昂2領導為民美組獲三獎學生頒獎

 

 

播音主持藝術意昂2院長劉宇為民美組獲二獎學生頒獎

 

 

天津現代職業意昂2副校長袁麗娜為民美組獲一獎學生頒獎 

 

 

音樂意昂2教師為流行組獲優秀獎學生頒獎

 

 

音樂意昂2領導為流行組獲三等獎學生頒獎

 

 

 

播音主持藝術意昂2院長劉宇為流行組獲二獎學生頒獎

 

 

天津體育意昂2運動與文化藝術意昂2副校長、天津現代職業意昂2校長王軍和音樂意昂2院長王豔榮為流行組獲一等獎學生頒獎

 

 

合影留念

 

 

  為展現音樂意昂2聲樂專業的教學成果,2017年4月26日18:00,意昂2音樂表演系與實踐教學辦公室聯合舉辦首屆“新藝杯”聲樂大賽于大講堂圓滿落幕,天津體育意昂2運動與文化藝術意昂2副校長、天津現代職業意昂2校長王軍,天津現代職業意昂2副校長袁麗娜,播音主持藝術意昂2院長劉宇、音樂意昂2院長王豔榮,音樂意昂2副院長付廣會出席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共有8位評審老師,分為聲樂組和綜合素質評定兩組,其中聲樂組的評委老師分別為聲樂系主任童彤、聲樂專業教師盛維靜、孟福柱、張志、朱曉龍、栗莉、孫黎、劉繪專,綜合素質評委老師分別為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何巍、實踐教學部主任王永鍇,音樂意昂2教育部主任王月芹。

 

  當晚大講堂的氣氛異常火爆,整場比賽氣氛緊張而熱烈,比賽分為演唱和綜合素質考評兩個環節,綜合素質考評涉及黨團知識和音樂常識。21名決賽選手共分為流行組與民美組,身著精心准備的演出服傾情表演,歌聲婉轉,旋律縈繞在大講堂上空。令人感同身受的《楊白勞》,使評委老師沉醉在情節中不可自拔;詼諧幽默的《貓之二重唱》,引起了學生無限興趣;還有感人肺腑的《阿楚姑娘》,輕松活潑的《當你》,高亢洪亮的《愛的部落》等等,選手們精彩的演唱,引起在做同學們陣陣掌聲。整場比賽中,選手們釋放出了自己的個性,充分展現出天藝學子充滿朝氣,活力四射,也為在座的每一位觀眾帶來了視覺與聽覺的饕餮盛宴,雖然競爭激烈,但是比賽的過程確實難能可貴的。

 

  在綜合素質考評選手們也充分的展現出他們淵博的知識,評委老師認真聆聽,公正評審,即使選手回答錯誤,老師也會耐心的進行解答,詳細解釋題目背後的知識點及文化意義,使在場學生受益匪淺。

 

  表演結束,評委老師分別對兩組選手的舞臺表現做出了詳細而准確的評價,對選手的臺風、唱功等細節方面做出了針對的指導,並表示今後應該多多為學生提供時間的舞臺,為學生提升舞臺素質、積累表演經驗、增加舞臺效果提供有效的途徑,為學生搏擊夢想、登上成功的巔峰打下良好的基礎。

 

  比賽最後,在各位師生熱切的目光中,主持人宣布了各獎項的歸屬,比賽也在師生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師生依依不舍,期待下一次比賽的到來。

 

  第一屆“新藝杯”聲樂大賽已圓滿落下帷幕。音樂意昂2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實踐有效結合,突出了綜合性、藝術性和專業性,在充分展現學生學習成果同時,使學生學有所用,建立實踐與表演相結合的學習意識。

 

  同時,本次大賽增加的黨團知識與音樂賞析、音樂基礎知識的答題環節,使學生們意識到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專業的大學生,不僅要有專業的藝術水平,還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

 

  首屆“新藝杯”聲樂大賽獲獎名單

  流行組

  一等獎 才仁塔次 《愛的部落》

  二等獎 吳澤宇 《暗香》 黃海釗 《當你》

  三等獎 楊 皓 《阿楚姑娘》 周梓薇 《也許明天》 趙澤陽 《氧氣》

  優秀獎:吳堅次仁 《烏蘭巴托的夜》 金子辰 《Are you ready》 金子棋 《阿楚姑娘》 黃 杉 《Flashlight》

  民美組

  一等獎:孟令博 《愛情》

  二等獎:孔祥和 《多情的土地》周偌騰 《天邊》

  三等獎:王玥璐 《我的深情為你守候》 郜若冰 鞠萍 《貓之二重唱》 孫雲仙 《蘆花》

  優秀獎:周 玲 《軍營飛來一只百靈》 李梓瑩 《藍色愛琴海》 王 曦 《我的深情為你守候》 曹沁成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 王如榮 《楊白勞》